無論腳步走得多遠,在人的腦海中,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堅固,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, 一頭鎖定了千里之外的異地,另一頭永遠牽絆著記憶深處的故鄉。
聊城的每樣美食都帶有特殊的味道,讓生在這里、長在這里的人們倍感幸福,也讓身在異鄉的聊城人魂牽夢縈,這就是故鄉的味道。
魏氏熏雞
魏氏熏雞經過加工后,在鋸末煙頭上熏制而成,慢工出細活,大約三天才能出成品。熏雞皮緊肉也緊,掐起來沒有彈性,但嚼起來卻很筋道。拿著一塊熏雞肉撕成細細的肉絲兒慢慢咀嚼,體會到的是滿口的咸香味兒,只想一塊接著一塊,根本停不下來。
呱嗒
在油亮的面案上,搟面杖“呱嗒”“呱嗒”地把面劑子搟成長片兒,再攤上肉餡兒或者雞蛋餡兒,卷起、收邊,烙得兩面金黃、餅肚微起,一個呱嗒就完成了。
人們一般都用防油紙捏著呱嗒吃,呱嗒味兒香餡兒滿,薄薄的酥脆外皮包裹著味道鮮美的肉和蛋,咬上一口,肉和雞蛋的香味兒迅速充盈口腔,再喝上一口濃濃的蛋花湯,簡直讓人無法自拔。
臨清什香面
經濟的發展為臨清積淀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,餐飲文化在其中閃爍著光輝。作為臨清餐飲文化代表之一的臨清什香面,深受當地民眾和外地游客們的喜愛。
如果說筋道爽口的面條是什香面的重點,那么豐盛的菜碼和濃郁的調味料和鹵就是點睛之筆。
種種味道混合在一起是如此的和諧,在什香面中,品出了年年夏天清新的味道,品出了母親做面時傾注其中的濃濃愛意,品出了故鄉的味道。
臨清托板豆腐
把切好的豆腐放在特制的木板上出售,就是“托板豆腐”。顫悠悠、水汪汪的托板豆腐,男女老少都非常愛吃。
臨清有位老人,數十年如一日的在同一個地方出售著他的托板豆腐,每天都有人在那里等著他的到來,迫不及待地想吃上一口濃香多汁的豆腐。
老味道是對美食的一種極高的贊美,老人賣的托板豆腐就一直延續著以前的味道。在日新月異的時代,老味道不僅是一種難得的傳承,更是一代人心中故鄉的味道。
冠縣馬家包
冠縣馬家包位于老縣城西街,是冠縣土生土長的清真老店,至今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,是當地口碑相傳的著名地方小吃,幾乎成了冠縣飲食文化的代表。
馬家包的外形不同于其他的包子,更像是一個“大餃子、“金元寶”的形狀,這也是馬家包的特色之一。包子餡是精選的本地山羊肉和白蘿卜餡,蒸好的包子要趁熱吃,皮薄餡大,肉餡鮮美且湯汁豐富,口感細膩,濃香四溢。
馬家包是幾代冠縣人心中家鄉的老味道,美食的記憶、馬家包迷人的香氣,仿佛隔空萬里,依舊飄香四溢。
荷包豆沫
松軟的雞蛋荷包加一碗濃稠的豆沫,好像是冠縣人心中理想且完美的早餐搭配。
荷包的兩邊金黃酥脆,中間部分雞蛋的香氣與面皮的松軟充盈整個口腔,挑剔的味蕾和空蕩的胃立刻得到了滿足,再喝一口粘稠的熱氣騰騰的豆沫,簡直是人間美味。
東阿阿膠
東阿阿膠迄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,從漢唐至明清一直都是皇家貢品,自古以來就被譽為“補血圣藥”、“滋補國寶”。東阿阿膠中當屬桃花姬最有名氣,淡淡的核桃香和濃濃的膠香在口中交錯,傳承千年的味道讓人沉醉其中。
姜樓燒雞
姜樓燒雞以本地生長的土雞為原料,外觀色澤鮮亮,肉質干松,口感濃郁,香而不膩,是東阿人心中經典的美食。
莘縣古城鎮鴛鴦餅
“一碧青蔥肉中藏,二面千層口中香。三生猶得佳肴味,四季鴛鴦美八方。”
鴛鴦餅內外七層,做法講究,制作技術秘不外傳,因此十分具有神秘感。兩兩相扣的外形,寓意美好圓滿,傳承兩百多年來一次又一次的征服著人們的味蕾。它承載著讓每一位古城人感動的濃濃家鄉氣息,品味的不僅是熟悉的美食,還有遠在他鄉的思念。
荸薺丸子
荸薺丸子創制于清代,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,以新鮮的荸薺為原料,配以糖、精肉和其他佐料團成團子狀,入油鍋炸熟后再勾芡而成。荸薺清脆可口,做成的丸子色澤光亮、蜜甜味濃。
陽谷琉璃丸子
形圓如珠的琉璃丸子在油鍋中上下翻滾,撈出后裹上一層芝麻,小心地咬開,那一層薄薄的外皮在唇齒間觸牙即碎,香甜的味道在舌尖上層層遞進,讓人回味無窮。
小時候經常能吃到琉璃丸子,現在路邊上很少能見到有賣的,想吃的時候就專門前去尋找。這么多年過去了,它還是記憶中的味道,一吃到,就又想起了兒時純真的歲月。
陽谷蒸碗
陽谷蒸碗有蒸肉、蒸雞、蒸魚等,一般要蒸6個小時以上,講求滑、爛、入口即化,那濃郁的香氣讓人吃一口就上癮,久久揮散不去。
高唐老豆腐
一口熱熱的老豆腐下肚之前,先在口腔中搖晃一番,待味蕾上滿足了,再進入胃中,隨即而來的是整個身子都熱乎乎的。加一顆鹵蛋,配一個火燒,再放一勺辣椒,堪稱完美的組合,是聊城人最愛的早晨搭配之一,也是很多人揮之不去的記憶。
高唐驢肉
經過加工后的高唐驢肉,呈醬紫色,刀口明亮,清香鮮美。咬下去,肉爛卻不散,軟卻不松,口感獨特,讓人回味無窮。驢肉具有活血降壓、滋補益腎的作用,常吃對人體大有益處。
博平馬蹄燒餅
博平燒餅色澤金黃,因為形狀像馬蹄一樣,得名“馬蹄燒餅”。大口咬下去,外酥里嫩,味香口甜,十分有滿足感,可能還會有幾粒香甜的芝麻粘在嘴邊,吃完記得舔舔嘴巴~
肖莊、楊屯的炸香椿魚
沙質的土壤適宜栽培香椿,肖莊、楊屯地處黃河故道,因而盛產香椿。每逢谷雨之前,家家戶戶都會采摘香椿,炸“香椿魚”。里面的香椿散發著清香的氣味,中和了酥脆外皮的油膩感,口感剛剛好。
每一次吃過的味道,就像錄下的磁帶,由味蕾轉存至腦海,讓我們在每一次身處異鄉時,都不會忘記故鄉。你懷念記憶中的味道嗎?那就在聊城來一場味蕾的盛宴吧。